close
誰比較幸福 蔡秀菊
戰前出生的台灣詩人
以純熟的殖民者語言
書寫反抗意志
被禁錮的母語
在熾熱的陽光覆罩下
仍努力發聲
戰後突然再度失聲
且有戒嚴的白色窺視
詩人的血液
選擇變成暫時瘖啞的伏流
如蟄伏地下的十八年蟬
終能鑽出土洞
爬上枝頂
以再殖民者的語言
發聲抵抗
走過陰暗幽谷
台灣詩人在日本與韓國之間
搭建友誼橋樑
代理輸出台灣新生代思維
變成日韓兩國詩人認識台灣的第三隻眼
征服再征服的歷史
不斷被人類複製
自願剪舌的新生代
以流利的國語傳達心中哀樂
不識國語一辭隱藏宰制
幸福地當著單純乖順的愚民
被迫操持三種語言的詩人
用混血的話語
表達豐富詩思
感嘆地說
不知誰比較幸福
創作動機:跨越語言一代的詩人,能以母語、日語、中文聽說讀寫,在台、日、韓三國的文學交流中,變成重要的溝通橋樑,推動台灣現代詩進入國際詩壇功不可沒。每每思及台灣各族母語迅速流失,戰後初期出生的一代,過度輕忽在家中跟子女講母語的責任,後現代思潮下的新生代更無此危機意識,不禁懷疑,哪一種人才算幸福?被迫做這種思考,實在悲哀。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