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詩與社會現實               莫渝

 

一、詩存在的意義與寫實遠景

 

詩存在的意義與文學出現的意義盡乎相同。依據藝術創作心理的動力,「遊戲說」與「道德說」(經國濟世說)是兩股互為起伏的理論,文學歷史就在這兩股理論輪番傳邅:隱vs士、寫意vs寫實、浪漫主義vs古典主義、為藝術而藝術vs為人生而藝術、唯美vs濟世、唯我vs群眾、怡情vs教化、自娛vs娛人……。這兩股起起伏伏的理論,互有消長,並非絕然對立。文學歷史如此,個人的寫作歷程也在這兩股理論之間擺盪。

人類生命成長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自我中心和走出自我。前者是生物機能的主動呈現,處處以我為主,強調自我意識,後者為教養受訓的義務發揮,懂得替他人設想,內心除自我外,能安置他者,將這種設想、移情,加以拓展,型塑了宇宙意識。我們生活在當今的社會環境中,也被既定的文化意識所圍繞。藝術文學的創作是社會結構的一環,是個體主觀生命與外在環境交互對話的結晶,自然包容主觀的個體思維與客觀的環境因素。

個體是自我本身的單一存在,社會是集合多數個體而成的群體結盟;個體與社會群體之間的彼此互動,有拉拒的激盪成分和力量,因而出現介入或疏離的兩極現象。

波蘭詩人赫伯特(Zbigniew Herbert,1924~1998)認為戰後波蘭詩人的任務是:「從歷史的災難中搶救兩個字詞:正義和真理,缺少它們,所有的詩都只是空洞的遊戲。」戰後的台灣,歷經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1950年至1987年的白色恐怖、戒嚴噤聲等,社會環境與政治結構都迥異一般正常國家,因而,不少詩作充斥著赫伯特說的「空洞的遊戲」。然而,詩,除了抗議社會的不公不義,爭取政治權利、維護生態環境……等等正義和真理的聲音外,是否還有其他的選題,答案應該「還有」;更何況,今日的某些正義和真理,跳過時空,就變了樣。199510月,英國舉辦一項「最喜愛的詩歌」文學調查,詩人濟慈(John Keats,1795~1821)的兩首詩〈夜鶯頌〉和〈秋歌〉選入前十首內,他本人也名列「最喜愛的詩人」第六名。濟慈的詩句「美即是真,真即是美」,是他的詩觀。赫伯特把詩的命題放在「真」這一邊,濟慈則在他的詩天平兩端擺放「真」和「美」。

所有的寫作者都在身處的社會環境內作業。詩的怡情與教化,也都含蓋在社會環境內的檢驗。詩的社會現實包括:社會事件(現象)的再陳列、衍釋、透視與抗議批判,但不是新聞報導鉅細靡遺般的陳述。詩的社會性、現實性,不只是社會的消遣,社會的娛樂,或社會動向的見證,亦應具有「開啟未來」的視野。

 

二、詩 

 

底下試著舉幾個例子:

詩例(1)

 

 

 

 

 


   

 

這是一幀相照,美聯社提供的藝術攝影作品,應詩友之邀,詢求詩或文搭配。

相片顯示幾位戴帽人士挨牆靠緊打盹,最右邊擺放一隻吉他。他們的身份只能臆測聯想,也許是街頭藝人(音樂家)。就由此點出發,寫出〈喧譁過後〉這首詩,

 

喧譁過後                   

喧譁過後

大家都累了

暫時收起笑聲

我們是一夥

等待的街頭藝人

無聊的街頭藝人

沉潛的街頭藝人

靠緊些

擠,我們在儲存能量

臉,木然的

是即將重現歡顏的冥思           2005.11.27

 

詩的末尾,當下木然的臉「是即將重現歡顏的冥思」,「重現歡顏」就是提出遠景。

 

【紫蓉讀後感】:喧譁過後,是另一種真實。就某個角度來看,街頭藝人是無聊的,永遠在等待,不知在等待什麼?人生似乎也是如此:沉潛,演出;再沉潛,等待下一次的演出。週而復始。無奈的人生,唯有彼此緊靠著,互相取暖,才有能量,再一次展現歡顏,做另一次的展演。(2005.11.29

 

詩例(2)

 

流浪漢              

他坐在龍山寺邊的花台沿石上
 
停止思想
 
無數隻化裝過的腳從他的眼前
 
匆匆劃過

 
誰也不識他的存在
 
只有尚暖的冬陽
 
把他的身影張貼在身後的圍牆上
 
但也不過是半天便收了起來

 
他被走道上的喧嘩噤音
 
他被花花綠綠的人群禁形
 
他是一張政令告示
 
沒人閱讀

 

喬林的〈流浪漢〉(2005年作品),陳述的詩句,顯示作者關懷弱勢族群。和流浪漢相似的語詞有無業遊民、迌迌人、羅漢腳、漂泊者、落魄者、遊民或乞丐,現在則出現較斯文的名詞:街友。早年,這類人士常是到處遊蕩、漂泊,由甲地流浪至乙地與各地,居無定所,目前,活動範圍大都固定於街頭一角,儼然有自己的勢力圈,因而雅稱街友。名稱雖變,意義不變。他們都是正常社會的邊緣人、不事生產者,淪為這樣身分的因素有二:自願與被迫,前者貪戀無拘束沒有家的束縛,四處可以為家,或者像俗諺說的「少年不識想,食老不成樣」,「少年錢毋惜,食老就落角」;或者有遭親人疏離,不得在家安養的情況。在寺廟邊徘徊遊蕩的流浪漢,是「人」,卻不被重視,很像「沒人閱讀的一張政令告示」,既糟蹋「人」,也諷刺「政府」。

 

詩例(3)

 

苗栗縣有處景點:龍騰斷橋。原名魚藤坪斷橋,位於縱貫鐵路舊山線魚藤坪鐵橋現址上游八十公尺處,建於1908年。當時日本人積極西化,採荷蘭式的砌磚工法建造,當時建橋的混凝土材料是以糯米爲主,故又稱糯米橋。完成時,是台灣鐵道部(日治時代之名)海拔最高,跨距最大(61公尺)的橋樑。1935421日三義關刀山大地震,將十座橋墩震毀,分爲北側六座、南側四座的殘骸。1999921日集集大地震,又將北側第五個橋墩半殘拱柱震斷。本遺蹟橋墩曾被譽為「台灣鐵路藝術極品」。

 

斷橋            莫渝

 

蓊蔚蔥蘢的山景裡

簇擁著幾座並列的挺直紅磚橋墩

灰白山嵐不時飄浮,添加蒼涼

翠綠枝椏

究竟是侵占抑同情地進駐

延續生機

告知與自然契合的宿命

 

橋斷了,橋墩仍聳拔

碑銘式的挽留記憶

河消失了,流水斷源

魚藤蔓生拓纏

徒增稀微

 

尋美的旅人流連山區

憑弔殘缺

荒蕪中

隱約聽到蒸汽火車聲轟隆駛來

 

站在人類立場,橋樑的建立有其目的;喪失初始的效用後,「斷橋」與自然界結合,反而轉為觀光景點,形成另一種怡情作用。

除了寫實之外,這首詩末行,提出「隱約聽到蒸汽火車聲轟隆駛來」的動感,讓殘缺斷裂的靜寂,復甦了生命的活力。不僅詩的結尾如此,詩中亦有暗示,如首段「翠綠枝椏╱究竟是侵占抑同情地進駐╱延續生機╱告知與自然契合的宿命」,二段「橋斷了,橋墩仍聳拔」,「仍」字有尚保留某些原樣之義,「聳拔」則指生命的硬朗;「河消失了,流水斷源╱魚藤蔓生拓纏」,「蔓生拓纏」指生命的延續。

 

詩例(4)

 

   圓環銅像           林豐明

 

秩序

是他最放不下的東西

即使死了

還要站在路中央

四面八方

監視

因此沒想到

繞著他團團轉的人

有一天會為了秩序

不得不

把他移走

 

戒嚴時期台灣的統治者,極力建構個人的偉大與永恆。除歌曲與呼口號的洪亮聲音外,處處林立的銅像也算「豐功偉績」的告示。林豐明的〈圓環銅像〉(1988年作品),從秩序回到秩序,解構了偉人的虛幻,他說:「即使死了/還要站在路中央」,物換星移,最後,還是「不得不/把他移走」。作者陳述了一則幻滅的社會現象。1990年代初,東歐與蘇聯共產政權解體時,蘇聯境內,列寧痛銅像遭拆倒,日本詩人谷川俊太郎寫了這樣的詩句:「列寧的夢消失了/而普希金的秋天留下來」,明顯地比較「銅像與詩文學」的永恆價值。

相較於林豐明的〈圓環銅像〉,谷川的詩句,予人較多的想像空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299554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